10月29日,FBC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为期四天的展会于11月1日正式闭幕,一直以创新引领全新生活方式,以舒适节能营造健康家居环境为理念的墨瑟门窗带着最具品牌代表性的产品惊艳亮相。
墨瑟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品牌,1955年皇室工匠出身的阿尔弗雷德·墨瑟先生在斯图加特市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德国墨瑟门窗有限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在门窗领域树立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成为欧洲专业门窗系统的知名制造商和欧洲窗业旗舰企业。2004年,带着德国德国工艺印记的墨瑟正式进入国内消费者的视野,成为至今发展已有30余年历史的奥润顺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墨瑟门窗在国内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国一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的布局,收获600余家授权店,并且每年保持15%到20%新店增长数量。
进入2020年以来,尽管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各个行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作为家居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窗品牌却取得了逆势增长的态势。FBC2020作为本年度最后一个门窗幕墙品牌的最大的展会之一,承载了众多品牌的期待。
奥润顺达营销中心总经理任志勇
奥润顺达营销中心总经理任志勇表示,在当下大的市场环境下,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作为门窗品类的龙头品牌,墨瑟有责任在此时站出来,为行业释放积极的信号,深度参与到本届展会之中,或许并不能收获短期的利益,不过无论于行业或是企业自身来看,对于品牌价值、行业发展导向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一个成功品牌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
被誉为门窗幕墙行业“奥斯卡”奖也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的金轩奖——也在本届FBC中国展上公布,凭借着多年的品牌积累、过硬的产品品质以及对消费者家居消费需求的准确洞察,墨瑟一举斩获了全部六项大奖,实现了年度金轩奖大满贯。
任志勇直言,能够支撑一家企业走过32年的历程,同时依然能够始终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同时,保持着充分的活力和超强的稳定性,保障品牌健康发展,这些核心的因素在当下的市场中也屈指可数。他提到,今年的FBC中国展,墨瑟带来的都是最能符合当下家居主力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无论从科技感、智能化或是舒适度、美观度都能够代表墨瑟对于提升消费者对于家居美好生活追求的坚持。从经典舒适窗到磐石抗风窗,再到纤境视界窗,可谓款款精品,同时搭配场景化的展示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界焕新体验。
今年以来,智能家居成为绕不过的主题,在本届FBC中国展上体现的也是淋漓尽致,不难看出本届展会完美契合了“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规划,门窗幕墙生产加工设备智能化程度的大幅提升,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让门窗行业与“中国制造2025”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任志勇认为,智能化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当下的一种潮流,能够满足一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不过进入大面积普及状态还需时日。他认为,一方面考验着企业的研发能力、投入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消费者的整体需求。不过,作为门窗品类的龙头企业,墨瑟有实力也有责任去率先进入智能家居的领域。据介绍,奥润顺达(墨瑟门窗)目前拥有着国内唯一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筑节能院士工作站及多种高端实验中心,作为全球超低能耗节能建筑的唯一系统集成商,从节能门窗拓展至超低能耗建筑不断实现着绿色建筑与门窗产业相辅相成生态体系,也正是因此,奥润顺达(墨瑟门窗)完全具备多产品持续研发和改良的能力。“奥润顺达(墨瑟门窗)在智能化的投入上一直还在延续,我们的目的并不要求智能产品能够实现马上变现和盈利,但提前的布局表明了奥润顺达(墨瑟门窗)的一种态度和对行业引领的责任。”任志勇表示。
智能仅仅是墨瑟投入的一部分,对于为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产品保障,不断引进进口生产设备,智能AI制造工艺,全产品线使用环保水性漆和环保密封胶,保证门窗功能的同时,防止用户生活环境受30年难挥发的甲醛影响。同时,墨瑟所有的产品所采用的胶条、木材、五金等均选用了国际最优质的原材料。
FBC2020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在历时4天后完美落幕,尽管在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也正是有了诸如墨瑟门窗这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领军品牌,为观众和业内带来了一场以“创新”为主基调的盛宴,让消费者看见了家居美好生活该有的样子。
相关知识
以“创新”显“责任” 墨瑟门窗惊艳FBC中国展
FBC博览会,墨瑟品质门窗为创新持续赋能
墨瑟携品质门窗参展FBC博览会
FBC博览会:墨瑟门窗智启未来美好生活
墨瑟经典舒适窗 | 以经典之名,缔造舒适生活
墨瑟门窗荣获“2019中国门窗匠心品牌30强”
从MDF基金到美好智慧人居 墨瑟科技背后的设计美学
快讯:墨瑟门窗刘志来荣获家居2019年度新浪潮影响力人物
【弯道超车】FBC博览会招展进行中 门窗幕墙参展企业曝光
FBC门窗幕墙展招展进行中!广泛商机不容错过!
网址: 以“创新”显“责任” 墨瑟门窗惊艳FBC中国展 http://m.yijiajujz.com/newsview24216.html